万年贡集团产业扶贫
导读
心系“三农” 架起“贡米”产业扶贫桥——万年贡集团产业扶贫记实万年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部,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万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在贡米产业没有兴起之前,这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万年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收购、储运、加工...
心系“三农” 架起“贡米”产业扶贫桥
——万年贡集团产业扶贫记实
万年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部,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万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在贡米产业没有兴起之前,这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
万年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收购、储运、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民营粮油集团企业,注册资金1.5亿元,年加工优质大米能力71万吨。近年来,在万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发行等金融系统的信贷支持下,企业取得快速发展,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大米加工50强企业、中国十佳粮油集团。
“十三五”期间,中央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目标。万年贡集团积极贯彻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围绕贫困户脱贫致富,企业提质增效双赢目标,找准帮扶的切入点,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四方联动机制,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充分发挥“贡米”产业扶贫桥梁作用,有效地带动了县城12个乡镇、135个行政村的农户16800户,贫困户3000多户脱贫致富,年增加贫困户收入2500-5600元,年增加贫困村收入80万元,已帮助980户28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
一、产业扶贫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发行、扶贫办、农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万年贡集团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开展技术、信息、农资、购销等精准扶贫服务,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公司生产的“万年贡”、“皇阳” 牌大米属于名优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可以实现优质优价。为确保优质原材料,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与全县三个贫困村和22家粮食专业合作社签订优质稻收购订单10万吨,总订单面积达18万余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29%,公司收购优质稻订单价高于市场价0.5元/公斤,订购金额达3.3亿元,每亩增加收入近300元,为农户增加收入近540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3200元。
产业帮扶措施上,公司从技术帮扶、到生产资料帮扶、再到收割帮扶形成了一整套的帮扶流程。一是送技术到田间,提高单产。公司建立了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和万年贡米研究所,聘请袁隆平等院士为公司常年顾问,加强产学研联合,实现成果转化。工作站成立三年来,将研发的18个优质水稻品种,提供给订单农户,确保粮食单产,年提供优质种源35万斤,稻田增产约1500万斤,让农民种田有盼头。二是送农资进家门,解决周转。公司通过合作社对农户开展农资赊销服务,采购化肥等生产资料送到农民家门口,每年赊销约500万元的农资,服务种粮农户万余人,贫困户3000余人,让农民种田有保障。三是送实惠到农民,方便卖粮。公司指派基地部负责引导农民种植,从种子推荐、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服务,提供一整套帮扶措施。在收割旺季,公司免费为部分贫困户提供湿谷烘干和清理,解决贫困农户劳力不足问题,年烘干稻谷达2万吨。售粮时,公司逐户上门收粮,农用车开到家门口,农户在家里便可完成售粮订单,年上门收粮约5000万斤。公司举措,切实解决了贫困农户卖粮难问题,提高了种粮经济收益,让农民种田有赚头。
通过科学管理和流程化的帮扶措施,公司迅速带动起周边农户增收致富。2016年仅种植优质稻订单一项,公司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的一家增收6500元,最少的一户增收也有2500元,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近80万元。万年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21138人,缩减至2016年末的7215人,公司产业扶贫有效助推了我县脱贫攻坚战略。
二、就业帮扶
公司从几十名员工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到目前在全国拥有500多个销售网点、近千名员工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当初组建销售网点时,失业下岗贫困户员工居多,有320名员工就是当时的下岗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员工聂金山说:“感谢贡米集团,不仅给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月工资2000元,年收入有两三万元,而且在粮食收购季节,我家里的劳动力也可以来打工,我们全家都脱贫了”。公司近十年来,安排就业1000余人,农忙季节性收购用工3000余人,其中贫困户2100余人。
三、捐赠帮扶
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帮困,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受益群众超千人。一是助学帮扶,促教育。2011年公司设立了“中国贡米之乡爱心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读书,如今基金已资助万年县560名贫困户子女上学,5年来累计资助金额120余万元。二是乡村帮扶,美村貌。公司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为帮扶富厂村等行政村,直接捐助资金32万元,建桥修路,支援新农村建设。三是家庭帮扶,结对子。公司2016年12月份获悉汪家乡坑边排坂村11岁小女孩吴流星悲惨家境:父亲11月底车祸身亡,母亲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自理,80多岁的奶奶老年痴呆,坚强的小流星既要上学,又要服侍奶奶和母亲,还要照顾自己九岁的弟弟和七岁妹妹。公司为她家长期聘请了一名生活保姆,专职照料她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直至其姐弟三人长大后有生活自理能力,并承诺为三个小孩在县城求学提供两套学校附近的公寓免费使用。
四、扶贫效益
这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实施,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在贡米产业的带动下,使贫困农户生产有目标、销售有渠道、收入有预期,让贫困农户共同分享贡米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企业有了优质粮源保证,降低收购成本,达到企业与农户双赢,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2016年12月底,公司已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其中带动980户28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均比一般种植户增加收入2500-6500元,人均比一般种植户增加收入900-2400元。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的龙港村、荷桥村、富林村,公司带动贫困村集体年增加收入近80万元,比一般普通稻种植集体村增加65万元。随着优质稻种植订单的不断增长,公司减少外地原粮采购量,2016年公司原粮收购成本比去年节约近200万元。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其社会效益也不断显现。一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公司以实施延伸产业链的形式,带动了周边地区优质稻粮食种植、收购、加工规模化的快速增长,年新增农户订单上千户,加快了贫困村的脱贫致富节奏、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二是带动农户劳动就业。公司已从传统农业加工型企业逐步升级过渡到现代化农业综合性企业,几年来共解决当地农民就业389人,其中贫苦户210人,季节性用工达1000多人, 其中贫困户730余人,支付贫困农民工工资820万元,为解决贫困农户就业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解决生产和“卖粮难”问题。公司通过粮食订单收购、旺季集中收购等方式,解决了当地农户卖粮难问题。四是为政府宏观调控解忧。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承担当地政府下达的县级储备粮储备任务,帮助政府增强对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了万年县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2017年1月19日下午,万年贡集团在万年县行政中心广场开展“新年送温暖、助脱贫、送订单”活动。为全县12个乡镇1060户贫困户带来2017年优质稻种植收购帮扶订单的同时,还捐赠100余万元,为每户发放价值近千元的春节慰问物资,让全县贫困户过个吉祥快乐的春节。2017年帮扶订单扶持价格比市场价每百公斤高20元。在价格扶持的同时,公司还将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购种信息等服务。集团董事长蔡阳厚说:“万年贡米是万年人民的,没有万年贡米的品质和文化,我不可能做到现在这么大;没有农民广种厚收,就没有稳定优质的粮源。企业的成功,不光是看利润,而是要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蔡阳厚表示,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他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全县贫困户脱贫为止。